“霍尔果斯市位于中哈边境附近,地理学家称其为欧亚大陆‘不可进入点’,也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点,是标准的不毛之地。我们在2010年得到了那个地区的卫星图像,那里除了是贫瘠的草原,什么也没有;7年后,那里出现了闪闪发光的基础设施。”
这是乔纳森·希尔曼,作家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再连接项目主任。在彭博社近日播出的视频节目中,向公众谈到的位于中国新疆的最年轻的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去过霍尔果斯,这座城市从名字上就让人感觉很遥远,透着一股浓浓的异域风情。
如果从北上广深出发,那么首先要坐飞机到乌鲁木齐,再乘车向西奔行670公里,经过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赛里木湖,最后才能到达霍尔果斯市。霍尔果斯隶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都在这里结束,再往西走就是霍尔果斯河,河对岸就是哈萨克斯坦地界了。

霍尔果斯市的面积并不小,有1900多平方公里,然而人却很少,只有8万多,是一座地广人稀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成为县级市的时间并不算长——2014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批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在此之前,霍尔果斯都是以口岸的形象存在于漫长的历史中。
霍尔果斯作为我国边境的重要口岸,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与中苏关系有极重要的联系。可以说从霍尔果斯口岸的沉浮中,可以窥得当时中苏关系变化的一角。

1965年,新疆先后关闭吐尔尕特、布尔津、三道河子等口岸,仅留霍尔果斯口岸执行国家对苏贸易的有限出口任务。到了1967年,对苏贸易货运正式中断。中苏只保留了邮政业务往来,霍尔果斯口岸处于半关闭状态。
情况好转起来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中苏关系干始走向缓和,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也渐趋活跃。
198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新疆同苏联贸易直接在边境口岸交换货物,并确定对苏开放的货物交接口岸。
北疆霍尔果斯口岸,南疆吐尔尕特。闭关长达十多年之久后,霍尔果斯口岸终于得以恢复。

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霍尔果斯口岸边民互市市场,市场内商品主要为中低档商品。目前,该市场为全国最大的内陆边民贸易市场,也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市场,被誉为“西部口岸第一市”。
不过快速发展没有一直保持下去,到了1996年后,霍尔果斯口岸因多方面因素影响,逐渐萧条下去,口岸进出口货物量,进出口贸易额和出入境人员三项指标都大幅度下降。1998年,霍尔果斯口岸过货量甚至达到90年代最低值,仅有7.3万吨。
但霍尔果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2006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开始在霍尔果斯建设一个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至此,霍尔果斯成为当时中国西部最炙手可热的区域之一。

2011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后,霍尔果斯被列为新的经济特区,国税与财政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这里实行“五减五免”的税收优惠。伴随着2016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在全国推行,霍尔果斯的优惠政策再次加码,在霍尔果斯开发区新设企业还可享受增值税及附加税返还。
巨大的税收落差,让全国各地的企业对霍尔果斯趋之若鹜。
本为鼓励发展而放宽的政策,却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这大概是霍尔果斯近来搞出许多新闻,“高调”走入大众视线的缘故。
据伊犁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末,霍尔果斯市注册企业859户,2016年注册企业2490户,2017年1-9月注册企业超过8500户,新增企业大规模爆发式增长。但这些企业中,实体经济企业仅有2%,98%都是没有实地经营的注册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告影视传媒、股权投资、信息科技等经营地点不受地域限制的轻资产企业。
2018年初增值税返还和个税优惠两项地方性政策也被叫停。

未完待续!
声明:本人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文字和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来源/蚂蚁上树